河童、骨女……这群诡谲迷人的日本妖怪,都从中国来
风物君
平安京生存法则:在深夜,别回应陌生女子的搭话。
近日游戏《阴阳师》大热,人们重新将目光投向充满魑魅魍魉的平安京(今京都)。
很久以前,这座鬼影幢幢的都城就是怪谈作家、鬼怪爱好者的心头好。仿长安而建的城郭中不仅居住着人类,还是诸多怨灵、妖怪的栖居之所。随之诞生的题材——百鬼夜行,风靡亚洲、经久不衰。
奇幻作家梦枕貘的《阴阳师》,今市子的《百鬼夜行抄》,宫崎骏的《百变狸猫》等一系列作品中,都能窥见百鬼夜行的身影。
里面有不少妖怪,其实是从中国过去的。
△画本·西游记百鬼夜行图。右上角是孙悟空。
传说大约是在平安时代,京都是个怨灵出没、妖怪横行的世界。
一旦黑暗降临,蛰伏于各个角落的鬼怪,就在京都的大道上成群结队的游行起来。它们毫不掩藏,恣意狂欢。
然而这浩浩荡荡游行的百鬼中,原产自日本的却不多,他们大多是从中国东渡而来的。中国的鬼怪到了日本后,让中国人自己都目瞪口呆。
付丧神
土佐光信的《百鬼夜行绘卷》是妖怪画的开山鼻祖,其中的鬼怪非常独特。如果仔细辨认,会发现这些正在游行的百鬼,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器物,比如木鱼、琵琶、瓷碗、茶锅、伞等等。它们纷纷长出耳眼口鼻,成为半器物半妖的妖怪。
这种成了精的器物,在日本的妖怪文化里叫做“付丧神”。
传说中,一件物品被主人使用99次以上就会成精,一旦遭到损坏或者被丢弃,就会因心生怨念而变成付丧神,给人间带来危害。
△成精的老木柜,里面的妖怪都是被主人遗忘的物件
中国东汉时期,许慎在《说文解字》中写到:“魅,老精物也”。物老成精,由此又引申出“老魅”、“物魅”、“精魅”等等概念。“魅”,可谓是日本“付丧神”的文化灵感和来源。
不过中国妖精多是有生命的动植物,像日本这样大规模的器物妖怪群体,实属罕见。有学者认为,这是日本文化中的“惜物”观念所致。
人们的生活日渐优裕,变得不太爱惜手头的物品。而老一辈的人仍保存着强烈的珍惜观念,认为不被重视和爱惜的物品会化为妖孽,来世间游行作祟。
△女妖阿岩,因貌丑被丈夫抛弃,附于提灯上报仇。形似付丧神。
辘轳首
从中国进口的鬼怪中,女鬼女妖是一大群体。比如传说中的飞头蛮。 这种妖怪在日本一般叫做辘轳首。也就是脖子能像辘轳一样伸缩自如的人,一般为女子。
白天他们与普通人没什么两样,一旦夜幕降临,不安分的脖子便开始不断伸长,有些妖的脖子与身体干脆分开, 在夜里翱翔。飞翔的头颅是一个超能的武器,在夜间能够袭击人类,并吸取凡人的鲜血。
不过这种妖怪不难对付,在它身首分离的时候,你只要把它的身体藏起来,就可以置它于死地了。
恐怖又有些滑稽的飞头妖怪, 最初在中国被叫做落头氏。
晋代的《搜神记》中有一个故事:三国时吴国大将朱桓有位婢女,每晚睡着后,头便会离开身体,从天窗飞出去,快天亮时才飞回来。有次,同屋女伴起夜,看到棉被滑落,便替她盖上身体。天蒙蒙亮时,婢女的头颅飞回来,却怎么也找不到棉被盖住的身体,最终力竭而掉到地上。
这位落头氏,其实挺可怜的。在《搜神记》、《南方异物志》等古籍的记载中,中国的落头氏并不是什么害人的妖怪,只是一个奇异的部族而已。
这种部族一般生活在南方,夜间身首分离,以耳朵为翅膀,以虫为食,到了早上头颅又回到身体上。而一旦中途遇到什么变故,头颅回不到身体上,就会死去。
河童
日本的河童是个可爱的小妖怪,皮肤上长着鳞甲, 手和脚上长有类似青蛙的蹼,背上背有乌龟壳,像个四、五岁左右的小孩子。
原本,河童生活在海底龙宫中,可以说是日本的水神。 随着原始信仰的衰落,人们渐渐忘记了它的神性, 把它归入到妖魔的行列中。
小妖怪在中国的祖先,叫做河伯。始出于《山海经》中的河伯是黄河之神。不过这个神仙的名声后来不太好。“河伯娶妻”,坑害民女的故事,就讽刺的这位淫神。传说中,何伯还因为调戏洛神,被后羿射瞎了一只眼睛。
△九歌·河伯
不过河伯与河童虽相似,年纪总是大了许多。而北魏郦道元的《水经注》中,则记载了一种小怪物:
“如三四岁小儿,鳞甲如鲮鲤……膝头似虎,掌爪长没水中,出膝头。小儿不知,欲取戏弄,便杀人”
无论年龄、外貌、性情,都与日本的河童极其相似。
△动画中的河童往往被塑造成可爱的形象
骨女
顾名思义,骨女就是一副骷髅模样的女妖,平时以人皮遮掩真面目。人皮很美,引得风流好色的男人趋势若无,而在周围的人看来,却是一堆白骨和活人依偎在一起,相当恐怖。
骨女的杀气而怨念很重,但一般只对那些薄幸不良的男人进行报复。这样的“骨感美人”联系到中国,很容易叫人想到《聊斋志异》中赫赫有名的画皮女鬼。
△电影《画皮》
画皮是迄今为止,被改编成影视剧最多的小说之一。娇俏的女郎在人皮上作画,偷情的丈夫心脏被血淋淋地剖开、又重新塞回胸膛。即使未加现代技术的渲染,蒲松龄的原文也自带一股阴风。
鬼
日本百鬼夜行中的鬼大多不是鬼,而是妖怪。这与中国不同。
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鬼一般指人死后的灵魂, 而万物修炼成的精灵,则用妖精、妖怪等词来形容。他们一般是死者生前的模样,加上死时惨状,所以每个鬼长得都不一样。
而日本文化中的鬼则有固定形象,与其说是“鬼”,仍是妖怪中的一种。它们一般头上长角,头发卷曲,口中长有两颗大牙,生有尖爪,上身赤裸,腰间披一块虎皮裙,手执一条狼牙金棒。
△藤娘与鬼
此妖既然叫做“鬼”,与中国的鬼还是颇有渊源的。日本学者马场明子在《鬼的研究》中提到,日本鬼的形象,与鬼门的方位有关。
在中国的《山海经》中,东北方向(丑寅之间)为众鬼出没之所,即鬼门。丑和寅分别对应着牛与虎,日本鬼头上生牛角,嘴中长虎牙的形象,正是引经据典而来。
怨灵
中国人心目中的鬼,在日本被称为“幽灵”。在日本传说中,不仅活人能够灵魂出窍,死后的幽灵也很有机会变成神。民俗学家柳田国男曾道,一个家族的氏神,就是这个家族先祖们灵魂的融合体。
具体来讲,人死后的灵魂经过祖先30年的供养,就会洗去污秽,融入氏神中,由鬼成神。但是,一旦灵魂死于非命,得不到子孙供养,就会变成“荒灵”。死时如果留下很深的怨恨,就会变成“怨灵”。
△泷夜叉姬操纵骸骨对战
这样的怨灵也不是没有成神的机会。方法就是举行御灵会,怨灵得到祭祀,可能升格为有神力的御灵,保佑民众。
日本人似乎十分敬畏,甚至是崇拜“怨”的力量。器物因怨而成付丧神,活人因怨而灵魂出窍。“生灵”可以害人,“怨灵”更是神通广大,以至有学者认为,日本的历史就是怨灵的历史,日本的宗教就是怨灵信仰的宗教。
△平安时代,源津经信吟咏和歌时,朱雀院的鬼现身,诵汉诗。
中国妖怪大量“出口”日本的时期,是在中国的唐朝,即日本的奈良和平安时代。当时大量遣唐使渡海而来,学习中国文化,模仿起大唐的律例、政治制度、都城建设,甚至妖魔鬼怪的传说也有涉及。
中国的各路妖怪,便是随着《山海经》、《搜神记》、《淮南子》等经典之作东渡,逐渐深入日本民间。随着时间沉淀,才有了一个个奇闻怪谈。
风 / 物 / 时 / 刻
夜燃枕边烛
听怪谈
资料及图片来源
《中华遗产》2015年第4期及网络
文丨小溪
编丨灰子、等
-END-
投稿邮箱| didaofengwu2015@qq.com
我们每天都会看哦